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大陸加入世貿 開啟銀行業KPI發展新紀元

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重大變化,銀行業在國際金融舞臺上的面貌煥然一新。過去的歷史值得回憶,過去的經驗值得總結,同時,銀行業更應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已經從一個“追隨者”成功轉身為“參與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品質,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KPI,爭取早日成為國際金融業的先進“引領者”。

 加入WTO伊始的中國銀行業:千岩萬轉路不定

 2001年12月11日,中國終於成為WTO的成員國,將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按照當時的承諾,中國銀行業將遵循WTO《服務貿易總協定》有關金融開放的五項原則,自加入WTO之日起,取消外資銀行辦理外匯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外資銀行可以對中資企業和中國國民開辦外匯業務。允許外資銀行設立同城營業網點,審批條件與中資銀行相同;加入WTO後5年內,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包括對分支機搆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慎性措施。

 對於WTO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從長期看,加入WTO有利於大陸金融改革和發展,有利於提高金融業的整體素質和水準;同時必須清醒看到,外資金融企業資本實力、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我們面臨的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必須要有強烈的緊迫感,著重圍繞增強我國金融企業競爭力KPI,抓緊做好各項應對工作,趨利避害,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

 與此同時,當時很多人都相當悲觀,認為中資銀行將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業務萎縮甚者經營破產,大量員工下崗失業,以致加入WTO後外資銀行大量湧入被稱為“狼來了”。在中國銀行業面臨“外患”的同時,“內憂”也相當嚴重。1998年以後,為解決國有商業銀行巨額不良資產問題,國家先後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剝離巨額不良貸款,但是由於體制、機制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以致每隔幾年就需要國家為巨額風險埋單。

 在這樣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強金融監管、深化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整頓金融秩序、改善金融服務。加入WTO後的中國銀行業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