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印度洋周邊國家發展海嘯警報系統

2003年底﹐印度洋海嘯在瞬間躲走了30萬人的生命。面對海嘯無情的大浪﹐人們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來做出反應。因此海嘯預警系統已經成為沿海國家十分關注的研究發展領域。

*偵測海嘯的機制

由地震或火山爆發所引起的海嘯可以通過測量地震波來預警。然而﹐只有很小一部份地震會造成海嘯的產生,因此靠地震波資料預測海嘯很容易造成無效警報。

除此之外﹐目前還有兩種主要的測量方式﹕一是深海的壓力測量﹐再就是沿海潮汐監測系統。深海壓力測量系統的測量機制是將浮標和感測器置于海面上,在海底的數位式接點壓力計會根據不同的海波所造成的壓力做紀錄。壓力計所傳來的資料和浮標及感測器的資料和在一起被衛星所接收,並把它傳回到陸地接收站。據悉德國正和印尼合作把十枚浮標放置海上,而其中兩枚是在2005年11月就固定放置在海上了。印度,泰國和澳大利亞也正在計劃沿著桑塔海溝(Sunda Trench)設置浮標。海溝是海洋地殼的特殊溝造﹐往往是引起海嘯的地震地點。

使用浮標系統的優點就是可以在離岸非常遠的地方就可以偵測到海嘯的發生,這可以讓岸上居民有充裕的時間逃離現場。但是,缺點是浮標的造價高昂是有些國家望而生畏。

因此聯合國國際海洋委員會(IOC)目前也正集中精力在潮汐監測系統上面。潮汐監測系統是設置在陸地上面的--一般在陸地沿海一帶﹐或是海上的島嶼上。如圖所示,潮汐監測系統的機制是使用浮桶和浮標系統的方式監測海水表面。

印度洋上面大約有70個全球海面觀測系統(GLOSS),在海嘯發生之前,數位式接點壓力計及這些系統被用來測量氣候變化的紀錄。而現在,這些系統可以經由衛星傳導的方式對國際海嘯中心傳送即時資料。這個系統配備有太陽電池板。所以即使主要的能源在嚴酷的天候下不能供應電源的時候,太陽電池板仍然可以繼續工作。

*訊息的傳播

目前27個鄰近印度洋的國家都有如何向自己的人民提出海嘯預警的方案。不過,他們至今仍尚未決定由哪一個國家來主導這項海嘯預警計劃。泰國,印度和印尼三個國家正在建立自己的系統﹔而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在計劃發展警報系統的能力。泰國已經建立了災害警報中心,這個中心可以接收來自夏威夷和日本的訊息。警報可以在數分鐘之內就傳到國際上﹐和當地政府的手上﹐或是媒體方面。泰國還在沿著海岸線建造76座汽笛高塔,並在對於緊急應變部門處理各項緊急事件。印度也已經設立了警報中心,它可以監視來自地震儀和11座潮汐監測站。最近的印度洋聯合國海嘯警報系統的會議中,他們建議把最容易遭受到海嘯攻擊的沿海區域找出來,並且在緊急的時候規劃出一條最方便的逃生方式。

 

資料來源:大紀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